关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22年9月,其前身为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是常德学院八大学院之一。主要统一组织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并负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校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宣讲等工作。

  学院下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6个教研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以及综合办公室,建立了先进标识的高水平的虚拟仿真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中心;由专职教师指导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社”学生社团,并与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中共常德市国资委、湖南德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官桥村和施家陂村)、湖南工商大学与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指导、支持与对口帮扶关系,开展深度合作。

  学院拥有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纪律作风严明、业务素质较强、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正高职称者3人、副高职称者5人、博士学位者6人,包括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1人、湖南省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教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达到70%。

  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大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守好主阵地、管好主渠道、建好主队伍等方面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促进教学、科研、学科、宣传咨询科学化与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基层党建为政治引领,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前列”。即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最新讲话精神走在前列、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走在前列、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走在前列和学院治理走在前列。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党建+信仰”、“党建+教育”、“党建+制度”、“党建+文化”),不断打造政治引领有高度、思想引领有力度、组织引领有广度、价值引领有温度的高校基层党建品牌。二是以教学改革为主要抓手,大力构建“问题探究式+专题探讨式+理论策略解答式”教学模式。创设特色亮点,探索“课堂活动+校园文化+社会体验”有机互动实践教学机制;改进、完善考核制度,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特别是充分利用常德优秀传统“善德”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深化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色鲜明,针对性与有效性显著增强。近年来,一批青年教师在教育部、教育工委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在教育部组织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比赛中1人获三等奖并获“教学骨干”称号,在省工委宣传部组织的教学竞赛中2人获一等奖,5人获三等奖。三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牵引,不断累积和形成一批高质量成果。强化学科意识,努力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开展科研探索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着力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打造“常德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德学院善德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常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德学院基地”等省市校级研究平台。立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之发展总目标,在跟踪探究学科研究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基础上,整合优化学科研究方向,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乡村振兴与湘西北城乡融合发展、红色文化与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发挥、大数据(或“元宇宙”)视野下常德“善德”文化资源库建设、国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方法研究,不断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为地方、产业、企业发展领航赋能”之鲜明特质和积极作用。为此学院教师已主持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6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8部;获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两人次。四是以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应用性人才为重要使命,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树立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其政治领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团结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积极承担学校理论建设与思想宣传工作任务,精心打造省级重要理论智库和湘西北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组织教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协助地方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特长与优势,围绕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繁荣社区乡村文化、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建立校地合作研究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方向引领、智力支持和服务。面向地方基础教育,建立大中小思政一体融合和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学院组织骨干教师到国资委、企业、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秉持“高扬旗帜,守正出新,铸魂育人,踔厉奋进”的发展理念,学院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谋求笃行有为、错位跨越,以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构筑学科高地,打造教学品牌,力争建成省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国有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常德学院 © 版权所有 湘教QS3-200504-000016 湘ICP备19002496号-1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209号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高泗路常德学院。

电话:0736 -7716685

邮箱:cdmy999@163.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