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校园,洋溢着青春与希望的气息。值此2025级新生报到之际,一场温暖而深刻的座谈会于9月6日上午11时在智能制造学院会议室展开。院长刘晓林教授与二十余名新生家长围坐一堂,以“家”为名、以“爱”为基,共同擘画学生的成长蓝图。
座谈会伊始,刘晓林院长代表学院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致以诚挚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校与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及未来规划。他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培育”、“产教融合实践”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体系。“我们不仅培养工程师,更培养有理想、有担当、能创新、能实践的时代新人。”刘院长的话掷地有声,深刻阐明了学院的育人目标。
在互动交流环节,家长们就普遍关心的考研支持、专业学习、就业前景、奖助学金政策、入党流程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刘院长一一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他表示,学院已构建“一生一策”的学业发展帮扶机制,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并为学生提供从大一至毕业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与考研规划服务。在奖助学金方面,学院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了多元激励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勤奋努力的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认可与支持。

座谈会现场
新生家长曾平先生会后表示:“原本对孩子的大学生活有许多担忧,但听完院长的全面介绍,心里踏实多了。学院的考虑比我们家长还周全细致。”新生家长谢太国先生感慨到:“将孩子送到常德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我们非常放心。学院既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又高度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前瞻性的育人理念让我们倍感欣慰和感动。”
这场座谈会不仅是信息的沟通,更是情感与责任的共鸣。刘院长强调:“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校携手共育的系统工程。我们真诚希望与每一位家长齐心协力,成为托举孩子翱翔未来的‘双翼’。”
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支点,发展前景广阔,学院始终紧贴时代脉搏,以深化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强化创新实践为抓手,致力于培养符合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刘院长最后表示:“学院将持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办学视野,为学生们搭建更高水平、更宽广的成长与发展平台。”
此次新生家长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有效增强了家长对学院的认同感与信任度,开启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新篇章。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将继续坚守“初心不忘,匠心育人”的信念,与广大家长同心同向,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共同助力每一位学子成就梦想、闪耀未来。
我们深信,在爱与智慧的共同浇灌下,每一颗青春的种子都必将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每一个璀璨的梦想都终将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