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赋能促提升,匠心教学展风采
——我院王晶老师《建筑初步1》公开课圆满落幕
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际与校内教学交流、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9月30日上午8:00-8:45,智能建筑学院王晶老师主讲的《建筑初步1》公开课在精建楼119教室如期开展。本次公开课面向城规2501班全体学生,教学副校长李玉民,各二级学院院长、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及部分任课教师莅临现场听课,沉浸式感受优质课程的教学魅力与专业氛围。

课堂伊始,王晶老师以“一句话分享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建筑”为巧妙切入点,迅速搭建起“建筑与生活”的连接桥梁。学生们围绕建筑形态、功能布局、与周边环境适配性等方面参与讨论,见解鲜活、角度多元,课堂氛围瞬间被激活。这一设计既贴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自然引出本节课“利用、改造、创造”三大核心主题,为后续教学内容埋下伏笔,尽显教学设计的巧思与温度。
作为项目式教学与翻转课堂深度融合的实践载体,王晶老师课前已指导学生分组,围绕“衢州体育公园”“阿丽拉阳朔糖舍” 两大经典建筑案例开展预习:学生通过查阅项目设计背景、梳理空间组织逻辑、分析功能布局特点,提前完成“建筑与环境”核心知识的初步衔接。课堂上,各小组代表结合图文素材,以“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为核心展开分享,不仅展现了扎实的预习成果,更体现出自主思考与团队协作能力。随后,王晶老师通过“学生分享—教师追问—生生互问”的多元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讨:从如何“利用”现有环境资源优化建筑设计,到如何“改造”不利环境因素提升建筑适配性,再到如何“创造”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建筑空间。每个环节均紧扣教学目标,既帮助学生精准掌握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方法,更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建筑服务于环境、环境成就建筑”的专业认知,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双重落地。

公开课结束后,教学副校长李玉民主持召开专题研讨会,与会领导、督导及教师围绕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学生表现及教学效果展开深入交流。李校长对本次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王晶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现代化教学的优势——信息化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让知识点呈现更直观生动;课程设计兼顾‘知识点系统讲解’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项目式教学推进有明确驱动目标,师生、生生互动贯穿始终,有效打破传统课堂单向灌输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
同时,李校长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各教学单位需以此次公开课为契机,进一步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一方面要常态化开展听评课、磨课活动,推动优质教学经验跨学院、跨专业流动;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此次《建筑初步1》公开课的成功举办,不仅是王晶老师扎实教学功底与创新教学理念的生动展现,更是智能建筑学院推进教学改革、打造高质量课堂的缩影。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适应土木、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坚实教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