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清风徐来,为校园褪去连日的暑热,整个常德学院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与温暖的期待。从校门到宿舍,从报到点到林荫道,全校上下联动、师生同心,共同为2025级新生编织了一段难忘的“常院初记忆”。
校门口,精心设计的迎新展板格外醒目。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们早早到位,主动上前为提着行李的新生与家长指引路线。校园中处处可见温馨场景:有的全家总动员,在校门和标志性建筑前合影,定格“送孩子上大学”的珍贵瞬间;有的新生已迫不及待地探索校园,在图书馆、教学楼前拍照记录。与此同时,从车站接驳到宿舍安置,一道道服务防线在无声中延伸,工作人员有序调度、全程护航,以真诚与汗水让这场“跨越山海的相聚”充满安心与温暖。
在人文艺术学院报到点,繁忙中浸润着温情。“欢迎新同学”的标语随处可见,专业展示牌清晰醒目。师生志愿者早早布置好接待区域,老师们高效办理手续,并细致解答有关专业学习与生活安排的各类问题。新生们纷纷在迎新拱门前的照片墙上签名,留下与学院的“第一张合影”。
学院首位报到的新生是来自怀化的田菲同学。她在分享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初衷时说:“我特别喜欢写作,平时也热爱阅读,尤其偏爱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给了我很多力量。”谈到对常德学院的第一印象,她笑着说:“我很喜欢这里的环境,感觉是一种特别的缘分。老师们都非常热情,还收到了写有‘乘风破浪’祝福的小卡片。”此外,她还坚定地立下了大学四年的目标:“多交朋友,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更要勤奋学习,争取考上研究生,不负青春时光。”
迎新期间,学院院长周新云亲切慰问一线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详细了解报到进展和服务保障情况,高度赞扬大家不辞辛苦、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她鼓励全体人员继续保持热情周到、细致入微的服务,确保新生顺利入学,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暖心,充分展现学院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从高效有序的报到流程到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从用心的细节设计到对未来的真诚期许,人文艺术学院以一系列“既温情又创意”的迎新举措,践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今后,学院将继续陪伴每一位新生成长,助力他们在大学舞台上探索自我、追逐梦想,共同书写精彩纷呈的青春篇章。(一审 姜茜 二审 陈虹瑾 三审 周新云)

图1:人文艺术学院报到现场

图2:周新云院长现场指导迎新工作

图3:学院首位报到新生田菲在打卡点留影